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是一组遗传性小细胞性溶血性贫血,以血红蛋白合成缺陷为特征。α-地中海贫血特别常见于非洲人、地中海人及东南亚人。β-地中海贫血更多见于地中海人、中东人、东南亚人或印度人。症状和体征一般因贫血、溶血、脾大、骨髓增生活跃所引起,如果曾有多次输血,可能会出现铁过载。诊断依赖于基因检测和血红蛋白定量分析。严重患者的治疗包括输血、脾切除、鳌合治疗及干细胞移植。

症状头晕、头痛、腰痛
医学专科血液学

病理生理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 血红蛋白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血红蛋白生成性疾病。正常成人血红蛋白分子(Hb A)由α和β的两对肽链构成。正常成人血液中还含有 ≤ 2.5%Hb A2(由α和δ链组成)和 < 2%的血红蛋白F(胎儿血红蛋白),其β链的位置由γ链替代。地中海贫血是由于至少一条球蛋白多肽链(β,α,γ,δ)的生成减少而导致的血红蛋白合成失衡所致。

 

α-地中海贫血
因一个或多个α基因缺失,使得α多肽链合成减少,从而导致α-地中海贫血。因α基因是重复的,故人们通常有四个α等位基因(一对染色体的每一条都有两个)。疾病分类依据的是基因缺失的数量和位置:

α+地中海贫血: 一条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丢失(α / – )
α0地中海贫血: 同一染色体上两个基因同时丢失( – / – )


β-地中海贫血
β-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发生突变或缺失导致β-多肽链生成减少,从而导致血红蛋白A生成受损。突变或缺失可导致β珠蛋白功能部分丧失(β+等位基因)或完全丧失(beta 0等位基因)。由于β珠蛋白基因有2个,故患者可为杂合子、纯合子或复合杂合突变。此外,患者可能是2种不同珠蛋白基因(例如β和δ)异常的杂合子或纯合子。

β-Δ-地中海贫血 是一种不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其δ链和β链的生成均受损。 这些突变可能是杂合或纯合的。

症状和体征

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特点都是相似的,不过严重程度因正常血红蛋白含量的不同而不同。

 

α-地中海贫血
单一α+等位基因(α/α;α/-)的患者常无临床症状(被称为沉默携带者)。

2至4个基因缺陷的杂合子如2个α+等位基因(α/-;α/-)或1个α 0等位基因(α/α;α/-)表现为轻中度小细胞性贫血,但可无症状。这些患者具有α-地中海贫血的特征。

由α+和α0(alpha/-;-/-)的共遗传引起4个基因中的3个缺陷,严重损害了α链的产生。这导致过量β链四聚体形成,称为Hb H;或婴儿期称为Bart血红蛋白的γ链形成。HbH病患者常出现有症状的溶血性贫血和脾大。

4个基因均存在缺陷通过2个α 0等位基因(-/-;-/-)在子宫内是致死性的(可致胎儿水肿),因为α链缺失的血红蛋白不能运输氧气。

 

β-地中海贫血
在β-地中海贫血中,根据β珠蛋白生成受损的程度将其临床表型分为3类:

轻型(或特性)
中间型
重型
轻型β-地中海贫血(性状)发生在杂合子(β/β+或β/β0)中,通常无症状,伴轻至中度小细胞性贫血。这种表型也可能在β+/β+的轻度病例中发生。

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介于轻型和重型地中海贫血之间,由2个β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β+/β0或β+/β+的严重病例)的遗传所致。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或库利贫血)发生在纯合子(β0/β0)或严重的复合杂合子(β0/β+),导致严重的β珠蛋白缺陷。这些患者会出现严重贫血及骨髓增生极度活跃。重型β-地中海贫血在1~2岁时就可出现严重的贫血症状伴输血性铁过载及铁吸收过多。患者可出现黄疸、腿部溃疡和胆石症(同 镰状细胞病相类似)。常有脾大,可出现巨脾。可因发生脾脏滞留,从而使输注的正常红细胞被加速破坏。骨髓增生活跃可导致颅骨变厚及颊部隆起。长骨受累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并影响生长发育,且或可推迟或阻碍青春期发展。

心肌 铁过载可能会导致心脏衰竭。典型的症状为肝铁质沉着,导致功能障碍和肝硬化。铁螯合治疗常是必需的。

诊断

怀疑该病时,要进行溶血性贫血的评估。
外周血涂片
血红蛋白电泳
DNA检测(产前诊断)


当常规外周血涂片和全血细胞计数显示小细胞性贫血和红细胞计数升高时,常可检测到地中海贫血的特征性改变。如有需要,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可以通过血红蛋白定量分析加以明确。无需干预; 在女性中,贫血会因怀孕而加重。

 

有家族史、出现提示性的症状和特征或出现小细胞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应考虑较严重的地中海贫血的可能。若怀疑地中海贫血,应进行与小细胞性贫血及溶血性贫血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及血红蛋白定量分析。血清胆红素,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将有所增加。

 

在α-地中海贫血中,Hb F和Hb A2的百分比一般是正常的,单个或两个基因缺陷的地中海贫血的诊断可能需要应用新的基因检测方法。诊断通常是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小细胞性贫血。

 

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中,贫血较严重,血红蛋白常≤6g/dL (≤ 60 g/L)。因红细胞呈小细胞性,故红细胞计数相对于血红蛋白是有所增加的。血涂片具有实际的诊断价值,可见大量有核幼红细胞、靶形红细胞、小淡染红细胞及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在血红蛋白定量分析中,Hb A2升高是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依据。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中,Hb F常有升高,有时可升至90%,而Hb A2常升高至> 3%。

 

当血红蛋白电泳上出现快速移动的Hb H或Bart碎片时,可诊断为Hb H病。特异的分子缺陷可以是特征性的,但其无法改变疾病的临床进程。

 

重组DNA基因图谱技术(特别是聚合酶链反应[PCR])在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上已成为标准方法之一。

 

若因贫血进行骨髓检查(如,除外其他原因),可见红系增生明显活跃。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患者有时因其他原因行X线检查,可发现慢性骨髓过度增生性改变。颅骨的皮质层变薄,颅骨板障增宽,板障小梁有阳光放射状线纹,以及颗粒状或磨玻璃样改变。长骨皮质层变薄,骨髓腔变宽,以及多部位的骨质疏松。椎体可能有颗粒状或磨砂玻璃样改变。指骨可能出现矩形或双凸形。

并发症

铁过载
长期输血会造成铁蓄积。过量铁质的积聚会对多个器官造成破坏。主要受影响的包括心脏、肝脏、胰脏和各个内分泌器官。病者会出现心脏衰竭、肝硬化、肝功能衰退、糖尿以及因为多种内分泌失调而变得身材矮小和发育不全等等。铁蓄积是造成患者早逝的主要原因。

 

输血引起不良反应
常见输血时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发冷和出红疹等。较严重的反应如急性溶血、气管收缩和血压下降等虽然甚少出现,但绝不能忽视。 在长期贫血和溶血的刺激下,不少重型和中型贫血病者都会出现脾脏发大的问题。过大脾脏会使贫血加剧和令病者需要接受更大量的输血而导致更严重的铁质积聚。 及时把发大的脾脏切除往往能令情况改善。 长期溶血令地中海贫血病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患胆石。患有胆石的病人可能经常出现右上腹痛、皮肤、眼白变黄和茶色小便等的病征。

 

除铁药的副作用
铁螯合药物最常用的是1963年进入临床的去铁胺以及1982年问世的去铁酮(1995年3月上市)。会影响视力、听觉和骨骼生长。

治疗

常需输注红细胞,联合或不联合祛铁治疗
如果存在脾脏肿大,可行脾切除
若果可能的话,可行同种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轻型α-地中海贫血或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不需治疗。

 

Hb H病:如果贫血严重或脾大明显,脾切除或可获益。

 

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的患者应尽量减少输血,以避免铁过载。然而,对于严重的患者,通过间歇性输注红细胞从而抑制骨髓异常造血或可有效。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中,应根据需要进行输血以保持血红蛋白水平在9~10 g / dL (90 to 100 g/L),并避免严重的临床表现。

 

为了防止或延迟因铁过载而引起的并发症,必须去除过量的(输血)铁(如,通过慢性 铁螯合疗法).螯合疗法通常在血清铁蛋白水平> 1000ng / mL(1000 mcg/L) 或在约1~2年内有输血计划时开始。脾切除术可能有助于减少脾明显肿大患者的输血需求。

 

同种异体 干细胞移植 是唯一可治愈的方法,应在所有患者中评估其可行性。

适用药品

相关资讯